两种不同的呼气末二氧化碳(ETCO₂)监测方式:主流与旁流

呼气末二氧化碳(ETCO₂, End-Tidal Carbon Dioxide)监测是一项关键的呼吸监测技术,可实时反映肺泡通气状态和气体交换效率。通过测量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,临床人员能够即时掌握患者的呼吸功能变化。与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相比,ETCO₂能够更早发现呼吸抑制、通气不足或气道异常,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麻醉、手术、重症监护、急诊及院前急救等场景。

一、ETCO₂的定义与生理意义

呼气末二氧化碳(ETCO₂)是指在一次完整呼气末端时,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最高浓度,通常以毫米汞柱(mmHg)或千帕(kPa)表示。

1.ETCO₂可直接反映肺泡通气状况。当肺通气不足(低通气)时,体内CO₂潴留,ETCO₂升高;当通气过度(高通气)时,ETCO₂下降。

2.在正常生理条件下,ETCO₂通常比PaCO₂低约2–5 mmHg。连续监测ETCO₂的变化趋势,可为血气分析提供参考信息。

3.ETCO₂可用于识别低通气、过度通气、呼吸暂停或气道阻塞等异常情况,为临床提供及时干预机会。

4.ETCO₂波形反映整个呼吸周期的气体交换过程。通过分析呼气上升段、平台期及吸气下降段,临床医生可以评估气道通畅性、机械通气效果及患者自主呼吸状态。

35420637-777d-4b82-9d4d-343fb029cc36.png

二、ETCO₂的两种测量方式

ETCO₂监测主要分为主流和旁流两种测量方式。两者在测量原理、安装位置及使用特性上存在差异,各有优势和局限,适用于不同临床场景。

2.1 主流监测

原理:

主流式监测在呼吸回路上直接安装光学或红外CO₂传感器,当气体通过传感器时,设备可即时测量CO₂浓度并生成实时波形和数值。

特点:

实时性高,几乎无波形延迟;

测量精度高;对湿度、温度及环境因素敏感性低

传感器及适配器增加呼吸回路重量,可能对气道或导管造成轻微拉力

接口必须连接牢固,否则可能影响测量准确性

图片3.png

2.2 旁流监测

原理:

旁流式系统通过内置微型抽气泵,以恒定流速从患者气道抽取少量呼出气体,经采样管送入仪器内部进行红外吸收分析,从而生成CO₂波形和数值。

特点:

设备轻便,对呼吸回路重量影响小

灵活性高,适合移动或空间受限的场景

若采样管或过滤器堵塞,可能导致数值偏低

图片1.gif
图片2.gif